"
原標題:揭秘全中國第一支水下特警精英部隊:背負水下的黑暗,帶來水上的光明!
“長安劍”微信公號消息,湖水漆黑一片,強光手電無法照亮附近,隻能用手一點點去摸。
張念五,北京市公安局特警總隊潛水大隊隊員,回憶起冬夜中的水下任務,他說,“寒冰下的湖水不是好惹的”。
寒冷好像千百根針來回穿過骨骼、骨膜、骨髓,讓人確認自己還活著的隻有體內的心跳聲、四肢的緩慢挪動,短促的鼻息聲與眨眼。
而搜尋任務是名副其實的“大海撈針”。
什麽東西這麽軟?“是這個嗎?”他暗自高興卻帶著一絲恐懼遊上了岸。
拖出水麵,擦幹麵罩,他才看清手中果然是死者肢體的一部分,這將成為案件的重要證據。
回憶起這些,張念五並沒有情緒激動,隻是喝了口水。
近日,中國長安網記者走進北京市公安局反恐怖和特警總隊潛水大隊,全國公安係統第一支潛水隊,探訪水下特警精英的幕後實態。
這支隊伍非常年輕,成立於1984年。時值國慶35周年閱兵,北京市公安局奉命調集精幹力量,由海軍培訓,對金水河水域進行安檢,後來在這支隊伍的基礎上成立了潛水大隊。
說這支隊伍年輕,還因為隊員都是年輕人,平均年齡32歲,90後占了一半。別看年輕,但都是有故事的人——
“魔鬼訓練”:
水下4米耳膜穿孔,挑戰30米深高壓!
潛水大隊隊員不多,20餘人個個是精英,肩負首都的水域安全重任。2017年,潛水大隊共執行各類勤務140次,水域安檢麵積近350萬平方米,圓滿完成一係列重大項安保任務。
想進入這支隊伍,必須通過百裏挑一的“魔鬼訓練”考驗。
“潛水特警體能體檢測試=公安體能體檢標準+特警體能體檢標準+潛水體檢。”北京市公安局反恐怖和特警總隊潛水大隊副大隊長李曉那向記者介紹,潛水體檢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項目叫做“高壓氧艙測試”,俗稱“模擬潛水”,將潛水員放在高壓氧艙並施以30個氣壓,測試在這種情況下隊員們的調壓能力。
一般人下水2—3米耳朵會疼,不到半個指甲蓋大小的耳膜通常在水下4米即可穿孔。但潛水隊員要麵對的30個氣壓相當於水下30米深的壓力。
這些要求,往往隻有精通遊泳的特警和專業的水上項目運動員才能達到。
“隻有做完調節耳壓的動作,才證明這個隊員通過測試。”曾是防爆警察的李曉那,想起那時的訓練仍心有餘悸,“我們一周除了三餐睡覺,幾乎都泡在水裏訓練和健身房健身。”
選拔隻是第一步,隊員一般還要經曆大約一年的野外潛水訓練,但對於潛水大隊來說,僅有過硬的身體素質和潛水技術,仍然不夠。
一個潛水員學習潛水技術可能隻需要一年多的時間,但更重要的其實是具備超強的心理素質及實戰經驗,這些可能需要三年才能基本具備。
張念五經過選拔進入潛水大隊之前,曾是藍箭突擊隊的特警。剛參加潛水大隊不久的張念五經常聽隊員們談論任務:“碎片、水底、摸索、泥沼。。。。。。”每一個細節都煽動他的好奇心和好勝心。
“我也可以,我申請下次潛水打撈任務!”
張念五就這樣被分到一個任務中,地點是一個野外水塘。挺起胸膛,穿上潛水服,戴上潛水眼鏡,跨上潛水設備,張念五大步走向任務現場,走路帶風。
“當時我心裏滿是期待和好奇,我也想看看實戰到底是怎樣的,而且我覺得我能行。”但他一步步走近,一步步不對勁。
好奇心隨著距離的縮進而減少,恐懼感突然冒出並占據上風,遲遲不退,愈加嚴重。
身體被黑漆漆的塘水包圍,張念五心裏犯嘀咕,水中寂靜得有點瘮人,水溫冰冷無情,水草繁亂危險,更不必說水底或許還存在些別的東西……
這是一場早些到來的“心理戰”。麵對一切未知的水域,他對自己說:“自己吹的牛,硬著頭皮也得幹完!”
對於這次“吹牛”經曆,加入潛水大隊三年的張念五對記者說:“我再也不吹牛了,現在已經有了足夠的能力完成每一項任務!”
“你是特警,怎麽一點不威風?”
三年前,酷夏,燥熱難耐,李曉那正在執行一項打撈物證的任務。
到了現場,李曉那心裏咯噔一下:“這泥水深潭相當於一個小型黃河,水下能見度幾乎為0,當地沒有船,無法乘船到水潭中央進行打撈,是個挑戰!”
環顧四周,雜草叢生,烈陽當照。兩手空空的李曉那繞著水潭走了幾圈,隻發現了路邊廢棄的鐵皮桶、鐵鍬和一些竹竿。
“沒有船沒有槳,我們靠自己造!”
說到這裏,李曉那憨笑著說:“別看我們隊都是男人,可都是DIY能手!經常麵對我們帶來的工具不適用,或者沒有帶工具,大家夥抄起周圍的東西就開始造!”
他們把鐵皮桶的蓋子撕掉,以桶為船,以鐵鍬、竹竿為槳,“簡易小船”五分鍾不到就搞定。李曉那跳進鐵皮桶,左手拿鐵鍬,右手持竹竿,吭哧吭哧到了水潭中央順利完成任務。
曾經有人問李曉那:“你是特警,怎麽一點不威風,還拿鐵皮桶當船劃?”
“把工作幹好我覺得是最威風的。”李曉那回應。
但有的時候成功並不意味著能感受到成就。對於潛水大隊的特警們來說,打撈溺亡者是一件讓人難過的事。
因為溺亡者的家屬多數會在岸邊等待,隊員們知道自己一定會努力將亡者鎖定撈出,但任務完成的時候,也是家屬們最悲痛的時候。
一名特警回憶,那是一個大年初一,他剛來到單位值班就接到任務,位於石景山區一處施工後廢棄的水坑結冰,一名幼童墜冰溺水。
他立刻趕赴現場,發現水下布滿建築鋼筋,隻能用腳一點點探測水下情況,然後反身用手去觸摸搜索。五六分鍾後,他在水下摸到一個東西,於是拉出水麵,“當時岸上立刻響起家屬的痛哭聲,我擦幹麵罩才發現,自己拉上來的就是這個溺亡的幼童”。
“我們從未因任務完成而高興過,隻會默默離開。我們隻能這麽去想,自己的搜救是送溺亡者最後一程,希望亡者能夠安息。”
水下的黑暗我們來背,水上的光明始終給你
張念五對記者說,“我喜歡待在水裏,水裏安靜,我很享受那種失重的感覺。”
談到自己為什麽來潛水隊,這個32歲高大威猛的“肌肉男”會突然直起腰板挺起胸,眼睛睜大脫口而出“喜歡”。
與水下世界打交道的梁大力也是潛水大隊的年輕力量,今年25歲的他是個標準的“90後”,190的個頭使他在隊伍中冒出頭來。
梁大力與同齡人一樣喜歡打遊戲,喜歡打籃球,喜歡健身,偶爾也在生活中“坑隊友”。但當說起潛水,梁大力便眉頭稍微收鎖,“正襟危坐”。
“小時候喜歡遊泳,後來自己想要更加成長,潛水比遊泳更有挑戰性。”這個90後的小夥子眼神充滿堅定。
水下是陰暗的,是冰冷的,是充滿未知危險的。泥濘沙土是經常,玻璃冰渣是經常,金屬利刃是經常。而且,他們可能潛下的不僅是水。
一名特警回憶,一次,他們接到任務,一名精神病患者在某河內溺水。特警們趕到現場,發現這處河麵漂著一層黑油,糞便、垃圾正從附近的排汙管流出。
同事著裝備潛入水中,搜索了20分鍾左右將人帶出水麵,當時他的頭上竟頂著一坨糞便。經曆過這次任務的特警都說,“潛員頭從水中浮出的這個畫麵,我永遠不會忘記。”
“害怕?不存在的。連我都害怕,誰去保障水下安全?”當記者提問時,梁大力輕輕搖了搖頭。
使命感,責任感,敬畏感。這個想要努力保障水下安全,守護老百姓的小夥子不是個例,而是潛水大隊全部。
熱愛就會堅持,堅持就有使命,使命必有擔當,擔當所以敬畏。這支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水下特警隊始終在奮鬥,背負水下的黑暗,帶來水上的光明。
責任編輯:霍宇昂
"